Wednesday 25 July 2012

5岁入学 评


大马教育部计划在《20102020年教育部策略计划中期检讨报告书》中规定孩童在五岁就必须入学接受正规教育的政策,以笔者之见,它的弊处远远大于利处。教育关系到国家的百年根基、社会的长远稳定,有关教育政策的仓促和鲁莽所带来的弊端一旦开花结果,是非常难以弥补的。我们不妨先揣摩一下政府落实有关政策的切入点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国际社会竞争强大,人力资源是绝对不可缺乏的竞争条件。因此,笔者认为政府无非是希望通过这么一个政策,提早栽培出一群能帮助国家建设的人力资源来提高国家的竞争力。这虽是善意,但一旦实践下来,却恐怕得不到效果,反受其害。教育,可分为硬体知识的教育和软体人格的教育,笔者尝试以这教育的两大方面,以辩证法来简单论述一二有关政策的弊端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从硬体知识建设之角度而言,不论方向上还是方法上,提早入正规教育都是非常不明智的决定。不如我们先谈方向。尝试想一想,我们是怎样执行所谓的正规教育?即填鸭式凌驾于一切之上。如果政府想使我们的学术教育更上一层楼,理当在填鸭和创意之间做出合理协调,而不是继续朝着填鸭式的方向迈步。再谈谈方法。既然方向已经不对,政府还把这错误的方向进一步强化,把填鸭式的死板学习提前施压在天真浪漫的孩童身上,这岂不是一错再错吗?

更严重的是,从软体人格建设之角度而言,5岁入学,无非是在断送孩子们的启蒙教育。尝试去想想,如果孩子问:“为什么要提早入学?”我们回答他时答案大概会是:“早些毕业,赚钱养家”吧?这里面又蕴含着什么呢?对人生意义的扭曲!孩子一出世,第一件要学的,就是学习怎样做人,绝对不是学习要考全A4岁到6岁的这一段时间,当孩子也开始慢慢懂事了,正是开始塑造人格素质的大好时机,例如父母的道德教育,或者参加学习《弟子规》、佛学班等等。还有学钢琴、学书法、学画画等等,一旦踏入正规教育的路途上,就是早上上学、下午补习、晚上赶功课,这一些人格素质的塑造和文艺活动,还有立足的地方吗?

笔者实在不想看着社会上活着的都是在功利主义下的行尸走肉,一出世就是往A看,毕业了就是往钱看。前者是对人道的扭曲,后者是对知识的侮辱。社会的冷漠和功利已经非常令人心寒了,现在还要把我们的社会变得更冷漠吗?政府只会一味用警官打击犯罪,却没有看到人文教育上的这个重大盲点。很多的知识和学问,都不是以分数来衡量的。多关心孩儿们的人格教养,不要太早把他们带入正规的填鸭教育,给给这些即将变成A绩效机械的孩童们,给他们一个培养人格的机会吧!http://www.sinchew.com.my/node/249505

No comments:

Post a Comment